會員登入
購物車(0)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1-07-12淺談鳥會組織與鳥類公民科學
475 期
Author 作者
呂翊維/中華民國野鳥協會副秘書長
科技報導公民科學公民科學發展論壇鳥會組織鳥類公民科學中華民國鳥會
呂翊維在演講中主要討論臺灣鳥會組織和公民科學的關係。首先,他介紹中華民國鳥會(Chinese Wild Bird Federation),這是由全臺21個鳥會與地方團體所組成的聯盟,起源可追溯至日治時期一些日本與外國學者的研究與紀錄。然於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曾有一段鳥類紀錄的空窗期。直至1960年代,私立東海大學承接來自美軍為了防疫需求而研究遷徙性動物的計畫,開始訓練學生以記錄鳥類,開啟臺灣賞鳥的風氣。然臺灣當時處於戒嚴狀態,成立社會團體不易,因此,自1970年代解嚴之後,始成立臺北鳥會的前身。到1980年代,由於鳥類常有跨國遷徙的特性,使許多相關事務須與國際接軌,於是北、中、南三個鳥會共同成立中華鳥會(中華民國鳥會之簡稱),並在1990年代,輔導全臺各地賞鳥組織加入並成立地區鳥會,形成現今之規模。
談及鳥會與公民科學的關係,呂翊維提及鳥會承接許多鳥類相關的公民科學計畫,並以其親身參與的兩項計畫為例。首先,他提到中華鳥會線上資料庫,此資料庫屬於亞洲相當早開始經營的鳥類資訊紀錄平台,創立於1980年代,其中的資料可回朔至1972年,這也是eBird資料可回溯至1972年的原因。而近期熱門鳥類資料庫eBird,為美國康乃爾大學與奧杜邦學會於2002年所創立,是全球最大、專為賞鳥人設計的資料庫。其具有多國語言設計及手機應用程式,並可以讓使用者上傳和下載資料,因此,廣受各國賞鳥人士歡迎。而自從eBird在2015年推出中文版後,臺灣使用者大幅提升,由此可見語言的易使用性對於推廣公民科學具有重要角色。
仿效過去1900年代聖誕節鳥類調查,臺灣曾經在1973年至1984年有度冬鳥類調查,無奈缺乏經費而中止。而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則延續此精神於2013年重啟,計畫內容為在每年冬天鳥友們會一同記錄鳥類,稱之為嘉年華則是因為希望賦與其輕鬆的印象,非僅沉悶地記錄鳥類。
呂翊維在最後提及,無論是鳥類組織或是公民科學計畫皆會遭遇人的問題,例如鳥會面臨鳥友高齡化卻缺乏新血加入。而在鳥會與特生中心合作的公民科學計畫,則面對資料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不同於其他計畫先有目的,再行訓練民眾加入,鳥友雖有賞鳥興趣,卻不一定會願意接受訓練,因此,如何與鳥友溝通亦成為一項課題。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科學月刊 7月號/2021 第619期:紅火蟻大軍入侵-已完售...
售價 $249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