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卡塔尔世界杯E组首轮,西班牙7比0完胜哥斯达黎加,中国裁判马宁担任第四官员。此前,世界杯小组赛B组首轮美国1比1战平威尔士的比赛中,马宁也担任了第四官员,上演了自己的世界杯首秀。这也是中国裁判时隔20年,再次执法世界杯!
“被选中的裁判员,代表着全球最高水准!”国际足联裁委会主席、已经退役的著名裁判员科里纳表示,“我们的选拔如同往届赛事一样,都致力于选拔出来的裁判员能够最好地确保赛事质量”。
2018年,马宁、曹奕、施翔三人正式“成团”,接受国际足联的考察,冲击世界杯。他们开始频繁出现在亚洲和世界各级别的赛场。而为了入选,当时已39岁的马宁开始“魔鬼训练”。“90分钟的比赛一般要跑10至12公里左右,有一次甚至跑了16公里。”马宁说,他每周进行6次体能训练,哪怕是出国时隔离在房间内,也会保持每天6至8公里的跑动距离,保证在赛场上的充沛体能。不过,能跑只是门槛,移动和选位,才是裁判水平高低的分界线。“球员在场上想做的所有事都在我的预案中,那他就无法‘欺骗’我”。
4年时间,3人经历了极为严格的体能与执裁能力考察,得到了国际足联的认可。
“国际足联对我们的每一轮考核都是全方位的,包括日常体能训练监测、定期体测、理论测试、视频案例测试、英语测试、赛事执法水平评估等,这要求我们不能有短板,不能有纰漏,必须全力以赴。”马宁说。
今年5月,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公布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裁判名单:中国主裁马宁和两位助理裁判曹奕、施翔入选。亚足联在其官网上对马宁进行了单独报道,并表示他就是“中超联赛裁判员的中流砥柱”!
执法顶级赛事的梦想其实早早就埋下了种子。1999年,马宁考入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他的同学、沈阳体院实验室管理中心主任郭大军回忆说,马宁是个狂热的足球迷,“当时我们都是学校足球俱乐部的成员,经常在一起踢球。大二时,全校足球赛上,马宁在门将位置上发挥出色,我们系队能击败体育运动专业队获得冠军,奉献多次神勇扑救的他立下了大功。他的跑跳能力很强,这对于一名门将来说很重要”。
进入大三后,马宁开始学习裁判知识,并在学校足球赛中执裁。2005年,他通过中国足协组织的考试,以理论、体能双科第一名的成绩晋升为国家级裁判,开始执法全国足球乙级联赛。2011年又晋升为国际级裁判,开始执法中甲、中超联赛。
现任沈阳体院竞训处处长的邹芳宁,也是马宁的同学。他直言:“马宁能圆梦世界杯,要归功于他自己的不懈努力。2019年,马宁总共执法了43场国内外比赛,每场跑动距离在12000米以上,这对他的体能要求非常高,没有平时的训练和积累是很难做到的。”
“执法世界杯是我的梦想。当我2011年成为国际级裁判的时候,执法世界杯就变成了我的目标。现在,我的目标实现了,执法好世界杯的比赛成为了我的责任。”马宁说。
从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裁判组即将面对世界顶尖球员,“当我进入工作角色,我考虑的是执行规则,对方是谁跟我没有太大关系。”马宁希望,从他们参加世界杯开始,以后每一届世界杯,中国裁判都能参加,甚至走得更远!
(环球人物微信号 11.24付玉梅)